19日下午,湖南省农科院、岳麓山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在长沙签署“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资源库植物内生微生物资源专业库”共建合作协议暨授牌仪式,这意味着湖南建成我国首个国家级微生物专业菌种资源库。
“微生物虽微小,但作用很大,可以说‘无微不至、无微不能’。”会上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柏连阳介绍,微生物在人体健康、生态环境、农业生产等诸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。中国工程院院士单杨称,从传统的发酵坛子菜到现代化的食品加工,都离不开微生物的作用。就像益生菌有助于优化人类肠胃功能一样,在农业领域,通过挖掘利用微生物的功能,可以促进作物生长、土壤改良、病虫害绿色防控等。
走进岳麓山实验室的植物内生微生物资源专业库,近百平方米的房间内,摆放着6个800L容量的零下80摄氏度超低温冰箱。“这里面保存着3.7万多株内生微生物。”省农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彭迪介绍,该所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植物内生微生物资源挖掘、保藏、评价和鉴定工作,这些微生物是从全国27省(直辖市)获取的360多种植物8000多份样本中挖掘出来的,涵盖真菌、细菌等各类微生物资源超过1700个种。通过挖掘利用这些微生物资源,该所开发出生物有机肥、微生物菌剂、生物农药、种衣剂等15款新产品,并全部启动登记或产业应用,仅2025年推广应用面积达60多万亩。
我国首个国家级植物内生微生物资源专业库为何落户湖南?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所长钱韦称,省农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在植物内生微生物领域资源收集、研发创新、开发利用方面具有显著成果和领先优势。根据合作协议,三方将按照有关标准,将植物内生微生物资源专业库升级为国家级专业库,共同开展植物内生微生物资源挖掘、土壤养分高效综合利用、病虫草害绿色防控、作物生理品质提升等领域的基础研究、平台建设及产业开发合作,致力于建设全球最大植物内生微生物资源库,打造微生物细分领域种质资源高地,助力国家种业振兴战略。
责编:陈玮 编辑:梁芷璇
来源:湖南日报